您当前的位置:时搏手机站·官方版在线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

“最短”三伏天

发布时间:2025-07-16 阅读量:

持续“高烧”的天气,热的有点怀疑人生,也许我还不适应这只“烤全阳”的火辣吧。

今年三伏天短了,新闻上说只有30天,打破了近十年“40天长三伏”的惯例。初闻时不免有些欢喜,感觉可以少受些煎熬,但转念一想,天数虽少,太阳却还是那个太阳,它怕是不能迟到早退吧。

三伏之名,自古有之。所谓“伏”,原是隐伏避暑之意。古人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定为初伏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。这算法曲折,非精通历法者不能解。我想,大约是先民们对天地运行的一种笨拙而诚恳的揣摩吧。如今则简单多了,只需翻开日历,红字给你标得明明白白,省却了掐指计算的工夫。

窗外明晃晃的日光刺得人眼睛发痛。远处柏油路“烟气”飘摇,踩上去想象着鞋子的“外焦诱惑”。狗拖着舌头躲在阴凉下,连叫唤的气力也没有了。只有知了不识趣,扯嗓子嘶鸣,一声迭着一声,热闹又烦躁。

白天的街头行人稀少,偶有外卖员,也是疾驰而过,脸上蒙着各色魔术方巾,活像一群蒙面大盗。他们钻进冷气开足的商场、店铺,迟迟不愿出来。我想,现在避暑的法子确是进步了,古时候只有扇子、井水和地窖,而今却有空调、冰箱,凉气、冷饮等内外兼“休”。然而身体却愈发娇惯起来,稍一离了冷气,便汗出如流,头晕目眩,仿佛离了水的鱼。

我倒是摸索些度夏的门道。清晨早起,趁太阳未毒时开窗通风;日头高了便拉起窗帘,阻隔热气;午后小憩,养精蓄锐;傍晚散步,看晚霞侵染天际。如此这般,竟也不觉得难熬。

楼下广场上孩子们活力四射,皮肤晒得黝黑。小孩子的欢笑声,倒给这闷热的夏季添了几分生气。他们不在意三伏天长短,只知道暑假来了,可以尽情玩耍。这种单纯,是人生难得的快乐。

四季轮转,各有魅力。与其抱怨天气,不如静下心来,感受当下滋味。窗外蝉声阵阵,我躺在空调房,忽觉这“最短”三伏天,或许是提醒我们:光阴易逝,当惜此时。(张雨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