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时搏手机站·官方版在线 企业文化 文苑月刊

连云港:一碗糖醋味的惦念

发布时间:2025-07-16 阅读量:

在连云港生活了二十多年,胃里总藏着一份关于糖醋的执念。这份执念,多半要算在街角巷尾那一碗碗糖醋凉皮凉面上——它们是我夏日里的救赎,是加班晚归时的慰藉,更是刻在骨子里的家乡印记。

第一次对这味道产生记忆,是小学放学的午后。校门口的小摊支着红蓝条纹的遮阳伞,玻璃柜里码着晶莹的凉皮和油亮的凉面,黄瓜丝和豆芽堆得像小山。那时总攥着两块钱,踮着脚喊:“阿姨,多放糖醋!”摊主手起刀落,凉皮被切成宽窄均匀的条状,凉面抖得根根分明,抓一把面筋扔进碗里,再“哗啦”浇上一勺琥珀色的糖醋汁。那汁水坠在凉皮上的瞬间,酸甜气混着辣椒油的香直往鼻孔里钻,我总忍不住趁摊主拌菜时偷偷咽口水。

后来才知道,这糖醋汁的配比藏着连云港人的生活哲学。不像江南糖醋的甜腻,也没有北方陈醋的尖锐,连云港的糖醋汁要“酸得俏皮,甜得含蓄”。曾蹲在伟志凉皮的后厨看调汁,陈醋要选镇江的,白糖得是绵白糖,还要加一勺自家熬的料水——里面泡着八角、香叶和陈皮,难怪那酸甜里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料香。店主说:“连云港靠海,吃惯了鲜,这糖醋得像海风似的,既醒胃又不抢戏。”

成年后走南闯北,吃过西安的麻酱凉皮,尝过四川的红油凉面,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直到某次出差回连,凌晨一点拖着行李箱路过万润街,孙记凉皮的灯还亮着。店主认得我,笑着问:“还是老样子?糖醋多,不加麻酱?”凉面裹着糖醋汁滑进嘴里的那一刻,突然眼眶发热——就是这口!酸甜在舌尖炸开,黄瓜丝的清爽紧随其后,辣油的后劲慢慢爬上来,像极了小时候趴在桌边,边吃边被辣得直吐舌头的模样。

如今我常去民主路的“小老头”凉皮摊。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,拌凉皮时总哼着淮海戏。他的凉面有股特别的韧劲,据说是加了海水比例的盐水和面,“咱连云港的海,连面条都得沾点咸鲜气”。有次带外地朋友来吃,他捧着碗直咂嘴:“原来糖醋和凉皮是天作之合啊!”我笑着给他加了勺辣油,看他辣得直灌水,忽然明白:这碗凉皮凉面哪只是吃食,分明是连云港人待人的热乎劲儿——酸甜里裹着包容,辣劲中藏着实在。

上个月母亲来我住处,带来一罐子她自己调的糖醋汁。“知道你总惦记,这汁能放半个月,想吃了就自己拌。”晚上煮了把面条,拌上母亲的糖醋汁,加把黄瓜丝,竟吃出了校门口小摊的味道。窗外的霓虹映在碗里,忽然懂了:连云港的糖醋凉皮凉面从不是什么山珍海味,它只是把日子里的酸甜、街巷里的烟火,都揉进了那一碗里,让每个走得再远的人,一尝到那口滋味,就知道——哦,到家了。

苏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