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时搏手机站·官方版在线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

知行合一,矛盾相成

发布时间:2025-09-02 阅读量:

——读《矛盾论》《实践论》有感

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中,我常面临这样的困境:反复修改的材料文稿、突发变动的会议安排、同时安排的各类紧急任务等,系统研读泽东同志的《实践论》与《矛盾论我拨开了焦虑的迷雾,懂得了秘书工作的本质路径。

在知行循环中淬炼秘书素养《实践论》深刻阐释了“实践—认识—再实践”这一螺旋上升的认知规律。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,正如毛泽东同志言:“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,你就得变革梨子,亲口吃一吃。”秘书工作,本质上就是一个持续循环的实践过程:从接收任务(实践)、理解意图(认识),到制定方案(再认识)、具体执行(再实践),每一步都在深化着我们对工作本质的理解。每一次会议的组织、每一份公文的起草、每一次调研的安排,都是“实践论”方法论在现实土壤中的生根发芽。我深刻体会到,秘书工作能力无法仅靠书本习得,它是在无数次“吃梨子”的实践中锤炼出来的。为什么提交的报告材料常被批评“脱离实际”?为什么会议安排总有失误?为什么无法理解领导的真实意图?这些问题的逐渐修正正是《实践论》所揭示的“实践—认识—再实践”的生动演绎。每一次失误后的复盘、每一次成功后的总结,都在无形中推动着认识层次的提升与工作方法的优化。

在复杂系统中把握工作枢纽《矛盾论》揭示出世界万物皆在矛盾运动中发展变化这一根本法则。作为身处枢纽位置的青年秘书,我的工作本身就是各种矛盾的交汇点。当一份文件在多个部门间流转往复,当不同领导对同一事项提出相异要求,当紧急任务与常规工作相互挤压——这些无不是矛盾运动的鲜活表现。面对多项紧急任务同时压来,《矛盾论》教会我们以“望远镜”般的洞察力去分析问题“如果是存在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,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”。它强调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这不仅是一种认识论,更是青年秘书必备的思维利器。在秘书岗位的历练中,我逐渐体会到“冷热辩证法”的精妙:既要冷静分析问题本质,又需对工作保持饱满热情。譬如处理领导交办事项,既需要以“冷”的眼光识别主要矛盾——抓住任务核心目标,又需以“热”的姿态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执行。在错综复杂的信息迷宫中,唯有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节点,才能找到推动全局工作的最优支点。

知行与矛盾的辩证统一“两论”精髓熔铸于工作,形成了我的三重方法论自觉,即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预见、从机械执行到创新解题、从碎片操作到系统建构。办公桌上常翻的《矛盾论》扉页,我抄录着这样的心得:“在收发传递中见天地,于字斟句酌处观人生”。青年秘书的成长之路,恰是《实践论》知行循环与《矛盾论》矛盾转化的交响曲。同时,“两论”所昭示的方法论,在新时代的成长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国企改革深化、数字化转型、复杂外部环境的多重挑战,作为一名青年秘书,更需掌握矛盾分析与实践检验的辩证统一,更要求在纷繁事务中精准识别主要矛盾;还要以“摸着石头过河”的实践勇气,大胆探索新的工作模式,如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公文流转效率,在服务企业改革攻坚中体现秘书工作的价值。

《矛盾论》与《实践论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璀璨结晶,其所蕴含的哲学智慧穿透时空,为我们照亮了前行之路。在百年变局交织、企业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的今天,我们更需以“两论”为思想武器,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锤炼洞察力,在永不停息的实践中锻造真本领。(盖雨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