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八十年光阴流转,那些镌刻在民族骨血里的记忆与精神,始终闪耀在华夏儿女心头。
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,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。杨靖宇率抗联以草根树皮充饥,二十九军将士挥刀御敌,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;赵尚志、左权、八女投江、狼牙山五壮士等无数英烈,用生命诠释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这场胜利,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——中国军民伤亡超3500万人,直接经济损失超6000亿美元。它是中国人民首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,重塑了民族精神坐标,让担当、勇气、团结的精神成为民族血脉基因。
八十年后,硝烟散尽但历史回响未远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文物、延安革命纪念馆的旧物、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,分别见证着苦难、奋斗与今日的繁荣。从满目疮痍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从“两弹一星”到“嫦娥探月”“天问探火”,中国的发展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。
铭记历史是为更好走向未来。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好的清醒剂。”和平年代的我们,应传承抗战精神,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事业: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,驻村书记倾情乡村振兴,援外人员贡献中国智慧……平凡坚守与不凡担当,都是对“爱国、奋斗、团结、自强”精神的传承。
八十年前,先辈证明中国人民不可欺辱;八十年后,我们正创造新时代辉煌。让我们以胜利80周年为契机,回望来路汲取力量,眺望前路勇担使命,在抗战精神指引下,书写更精彩的时代华章,让英雄故事流传,让祖国永远昌盛!
(环卫分公司)
撰稿:庄婧娴
单位负责人:刘元兵
校对:宋思雯
责任编辑:孙小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