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时搏手机站·官方版在线 企业文化 工投文苑

又是一年开学季

发布时间:2025-09-01 阅读量:

   

       孙延兵

九月一日,中小学的开学日。每到此刻,我的心中总会不由自主激动兴奋起来。虽然离开校园是很久以前的事,但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却总是难忘,像是电影拷贝一样,时不时在脑海里闪烁,荡起一阵阵美好的回忆。

我的小学是在我们村小学上的。小学离家不远,学校不大,十几间瓦房,却是很有历史,原先是一家私塾,我的父辈们都在那里上过学。

学校共有五个年级,一个年级一个班,每个班有三十来名学生,大多学生都是本村的,学校老师也不多,只有七八个,校长老师都代课,他们多是高中落榜的民办老师。虽然如此,但他们都很敬业,这很难得。他们一边要忙着田里的农活,一边要备课教书。那时也没有什么学前班和幼儿园的,到上学年龄直接拿着户口簿来报名可以。按照当时的规定,满八岁方可上学。但我七岁便开始上学了,很是幸运。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的出生月份比较早,个子与八岁孩子差不多,还有就是得益于我姐姐、哥哥们在学校学习均不错,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记得,当时母亲带我去报名时,一年级老师看到户口簿上我的年龄不到八岁,原则性地拒绝了。母亲急着解释,说我简单算术都会做,上一年级没有问题。老师不信,随便出了几道数学题,都被我一一解决了。尽管如此,那位老师似乎还不太愿意,后来他们办公室另一位老师帮忙说我们家姊妹几个学习都不错,我跟上班应该没问题,就这样,一年级老师才勉强同意,不过明确说我没有书。事实证明,那位帮忙老师的话没说错,我是块学习的“料”,一年级尽管没有书,但我的成绩还是挺不错,每次考试都是中上等。待到二年级的时候,基本上是班级名列前茅,尤其是数学成绩更为突出。

学习成绩的好坏有时也不全是下功夫多少的问题,有时跟人的天赋有关,尤其在学科比较少的时候。我对小学的记忆就是玩。每次上完课,大多时间都是在玩中度过来的,与现在的小孩相比感觉是无比的幸福。有时中午放学时,我会因和几个同学在回来的路上弹玻璃球而耽误了吃午饭的时间。开始的时候,母亲还会喊着叫我吃饭,但看时间长了没有反应,后来也懒得叫了,她知道也饿不着我。而我则是到家匆匆吃点剩饭剩菜后,又接着向学校走去,一点也不觉得困,仿佛有使不完的力量。就这样,愉快的小学毕业,我顺利地考入镇上的中学,离家有五里的路程。那时,家里没有自行车,只能步行,一天四趟,二十里的路程,现在看来蛮远的,当时却丝毫没有觉得。不过,我贪玩的习惯依然没有改变,成绩只是中等偏上一点。要知道在八十年的乡镇中学,你的成绩若不是年级前几名,不要说考上中专师范什么来改变身份,就是上个普通高中也几乎没可能。然而我却一点没有觉察,依然我行我素,直到初二下学期哥哥用“挖河”这个鲜活的农村苦活教育了我,我方才幡然醒悟,开始努力学习,最终顺利考入了一所中专学校,实现了农民身份到城里人的跨越。

其实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,每年开学的前两天,一般是不正式上课的,除去发新书,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扫卫生,不仅是教室内的卫生,如扫地、擦玻璃,还有室外的卫生,相对于室内,室外的工作量要大得多,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拔草。那些空地上的野草经过一个暑假无人管状态的疯涨,像是卯足了劲,有的都长一人多高,学生的任务就是把它们拔掉,然后将地面打扫干净,这种重活多是男生干。不过,对于长在农村常干农活的学生来说,也不是多大的事,大家齐上手,不一会地面就会多出一堆堆野草垛,暴晒几天后,会被附近的居民拖走拿回家做烧火柴用了。这项工作,年年重复着,也是生动的“劳动课”。

时间可以流逝,记忆却是永恒。如今虽然很少再像以前在学校时用心的学习,但学习的习惯始终没有丢,因为我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且幸福的事,它让我看到了眼前以外更远的世界。